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快报

聚焦两会 | 关于养老,委员和代表们都讲了这些…

2020.05.22 浏览:603

  5月21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今天(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协工作报告中,汪洋总结了一年多来常委会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致力于增进群众福祉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提到政协工作中关于调研并协商就业、医疗、养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在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中提到了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等内容。

  除了政协与人大会议上工作报告中对养老的提及,各大媒体也报道了政协委员和代表们对养老的一些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 孙洁

  加快顶层设计促商业养老保险发挥第三支柱作用

  孙洁在加快发展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其提出要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加快顶层设计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挥第三支柱作用、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优势等建议。

  在大幅降费要与第三支柱税优政策同步设计中,孙洁有三点建议:

  首先,大幅降费要与第三支柱税优政策同步设计;其次,养老保障三支柱之间的顶层设计很关键,急需建立跨部门高层决策和协调机制;同时,要尽快向个人综合所得税制过渡,推动扩大第三支柱的覆盖面。

  (来源:财联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原董事长 葛华勇

  在基本养老金发放上要体现“拖底”“限高”“调剂”

  他建议,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更加公平公正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持续补充基本养老金。建议进一步强化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对基本养老金的补充机制;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社保基金缺口,提高划转比例;放开养老金投资限制,借助资本市场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在基本养老金发放上要体现:“托底”,即保证基本养老需要;“限高”,即控制地区差异过大;“调剂”,即增强中央养老金的调剂力度。

  二、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三、大力培养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意识。此外,目前各地政府均不同程度对本地户籍老人在医疗、公园、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提供优惠服务,随着异地养老群体的增加,建议将优惠对象扩大到非本地户籍老人

  (来源:经济观察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 韩沂

  尽快出台新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或延长试点期限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他认为:“受限于试点面窄、政策优惠力度低、操作不便捷等多方面原因,税延养老保险‘叫好不叫座’,受惠人群较少,与政策预期相比有较大差距,政策效应未完全显现。”

  韩沂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尽快出台新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或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二是调整税收优惠额度,提高政策吸引力。三是调整领取期税收政策,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

  提出数字化养老及长三角人才建设提案

  他建议搭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养老信息服务统一平台,借助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智慧养老”服务;发起“全民数字助老扶持计划”。对于长三角人才建设,他建议建立长三角专家资源人才库,推进长租短借、共享员工、零工经济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来源:经济观察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 周燕芳

  建议明确将CCRC认定为养老机构

  她提出了《关于科学界定机构养老范畴,推动机构养老充分发展的建议》,当前我国的CCRC还不能以养老机构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开展业务。她表示,CCRC在中国尚属新兴新业态,由于它兼具多重功能,服务模式较为新颖,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服务分类标准并未将CCRC纳入分类范畴,导致各地主管部门对其是否应认定为养老机构见解不一。即便某些项目有幸被认定为养老机构,最终核定的养老床位数一般不超过项目总床位数的50%。

  “今年我想提一个关于长护险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一直很关注养老。去年,她参加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情况等调研,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她看来,目前我们国家养老体系过多依赖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占养老金的比例预计在80%以上。长期来看,既要减轻企业的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还要保持合理增长,实际上难以持续。她建议让社会保障回归到保基本,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方面进行探索,提升中高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能力。

  CCRC: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来源:中国网财经)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 李燕

  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李燕建议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参与、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尤其在运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在李燕看来,大数据和物联网支持下的“智慧养老”,在提高照护效率、促进服务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龄人多存在记忆力下降、视听力衰退、手脚不灵活或者各种疾病隐患,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相结合,可实现远程看护,老年人也可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获取相应线上或线下服务。建议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不断开发优化适合老人居家养老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来源:中国经营网 )


  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

  建议将养老服务员作为独立职业工种

  她提出,除了要规定养老服务员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工种,以明确其职业资质、职业培训要求外,还应对未来养老护理员培养方向有所规划。

  尽快恢复养老护理员的全国职业水平考试制度;进一步普及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及早推出省、市级统一的互联网养老信息平台;关于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和养老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培养的几点建议;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老年病医院。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全国人大代表、三次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 冯玉萍

  加大“文化养老”投入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冯玉萍建议,构建文化养老运营服务机制,强化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养老艺术培训员队伍,坚持以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精准到户,帮助老年人扩展生活空间和社会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加大对从事老年人文化公益事业公益机构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植和倾斜,在街道或社区的文化站点的建设上下功夫,并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文化场馆、公共休闲广场等空间资源,建立起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等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以保障“文化养老”的实现,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 杨震生

  大力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

  收入不稳定、职业荣誉感不高,是没人愿意做养老护工的主要原因,所以我觉得应该从这些方面下功夫:

  他建议将养老护理人员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政策范围,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推动制定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政策,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等,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上升机制以及职务晋升机制,为从业人员扩展职业规划空间。

  (来源:经济日报)


  江苏南通市常青乐龄护理院院长助理 李楠楠

  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发展规划

  在抗疫背景下,有必要再提护理员的紧缺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发展规划,让他们有晋升发展的通道,制定鼓励政策,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老年人服务群体。

  “我们护理人员如今基本都是‘90’后,今年开始还出现了‘00后’,我希望更好地留住他们、培养他们,让更多年轻和专业的人才投身到养老事业中来。”

  (来源:新华日报)


  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 齐玫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失能老人和重病老人面临护理专业程度不高、管理不到位、费用高等问题。尤其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加强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调研发现,前几年开始试行的长期护理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从实践来看也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目前的试点措施真正转为具体实施。

  (来源:北京日报)

TOP